中国城乡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子领域,其中既存在大量现代性的“基本问题”的探索,也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特殊性实践的融合。
深度报道 2023-02-27 09:44
本文立足当前国家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与城市空间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城市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并通过政策解读、理论剖析,提出了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总纲,营造高品质空间。通过聚焦城镇老旧小区、历史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老工业区等四类重点空间,结合实践案例提出高品质空间的营造路径与具体策略。
深度报道 2023-02-24 09:59
人口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变量,过去不太被重视,因为大部分人关注的是短期的经济波动,即周期性。如果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大概在20 年前日本的一个机构预测,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变量(等式右边的变量)就是人口增长速度。日本的经济增长,除了短期的波动,完全是随着人口变化发生的。这一事实也证明了上述预测。
深度报道 2023-02-22 09:43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社区环境、优质的社区服务等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度报道 2023-02-21 09:19
美丽乡村依然存在“美中不足”。持续保持优美的居住环境、推动解决农业生产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任重道远。对此,专家、读者、基层干部纷纷来信,为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出谋划策。
深度报道 2023-02-21 08:59
我国传统韧性思想与智慧主要体现在古代书著典籍、历史人物和城市建设实践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补充,构成了传统韧性智慧的系统认知框架。
深度报道 2023-02-21 08:57
结合我国当前都市圈治理和新城发展的情况提出思考,包括动态认识都市圈的多中心格局、理性看待新城的后续发展和科学进行适度的规划干预。
深度报道 2023-02-21 08:54
“中国城市规划”长期接受读者投稿,不限题材、不限流派、不限门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www@planning.org.cn。本文作者何爱,作为一位拥有浓厚乡土情结的规划师,在给村书记的信中,对标乡村振兴五大方面,提出了如下讨论和建议。
深度报道 2023-02-20 13:32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创意、创新、创业的强力支撑,而青年人是推动创意、创新、创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有生力量。如何激发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创造活力?一起来看。
深度报道 2023-02-20 10:48
遗产申报工作开拓了我的视野,学到了国际上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也从地方同志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遗产申报工作,结识了一批热心保护文化遗产的同志,其中许多人成为至今仍然联系的朋友,友情难忘。
深度报道 2023-02-20 10:14
城市更新行动中,除了老旧厂区等项目存在较大的改造特殊性以外,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一类的存量片区往往更多承载的是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实施更新行动时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城市空间承载日常生活的特点,即关注以居民日常需求为导向的微更新。
深度报道 2023-02-17 16:44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区域发展的不同形态,二者都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辐射功能强的大城市有密切的关系。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应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现实,谈一谈对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认识。
深度报道 2023-02-16 11:32
尝试从统一规划体系视角,提出构建“六层三类”协同衔接式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并对编制工作层次及规划定位、衔接空间规划的基本单元及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对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乡村振兴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深度报道 2023-02-15 09:4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将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推动有特色、有历史记忆的厂房、商场、办公楼等既有建筑的有机更新和复合利用。实施老旧商业区、步行街、老旧厂区等老旧街区更新改造,推动街区功能转换、产业转型、活力提升,打造一批精品街道、创意园区、城市客厅等活力街区。
深度报道 2023-02-15 08:46
随着我国城市增长方式的转变,土地再开发成为了城市空间转型的新途径。并且由于我国独特的土地产权制度,城市再开发也成为了土地发展权重构和利益再分配的载体,且受到政策制度的显著影响。
深度报道 2023-02-14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