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转型升级:四川成都以科学规划引路

2014-11-24 09:46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记者 王眉灵

从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一些变化在成都不断显现:出行,快速路越来越多,出行的交通方式也越来越多样;生活,环城生态区成为“城市绿肺”,家门口的邮票绿地、袖珍绿地日益增多……成都坚持“科学规划、民生为先”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市的转型升级。

大到城市格局的新梳理,小到一个片区交通组织的新变化,近年来,成都市的“变化”不少,而每一个变化背后都有着科学规划的影子,都最终落点在了老百姓生活的改善上。

卫星城环绕中心城

城市不再“摊大饼”

今年国庆大假期间,一年一度的“秋交会”上,卫星城专区吸引了众多市民,大家尽览各卫星城所在区域的城市规划发展信息,谋划着在周边区(市)县安家的可能性——购房置业、居住生活,市民的目光正从中心城往与中心城“一体化”发展的卫星城转移,这样的变化,正是成都科学规划、推进城市空间转型升级所带来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市,导致了人口密度过大、环境压力大、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和公共资源不足。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2013年,我市开始编制《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构建梯次分布、大中小城市互相衔接的城镇体系,从空间布局上对全市镇域体系进行全新的规划。2013年底,在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该规划首次亮相,“在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和天府新区核心区)之外的二圈层建设卫星城”成为一大亮点。

顾名思义,卫星城是中心城市的从属,但从其功能来说,卫星城将完全按照大城市的规模和标准来进行规划建设,和中心城同质化发展,如此才能有效地吸引人口入住,实现为中心城分流的目的。因此,在综合考虑区位条件、产业条件和基础条件后,我市选择建设龙泉驿、温江、新都、青白江、郫县、双流、新津、都江堰8个现代化卫星城,与中心城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后续建设中,通过规划引领,推进市级产业、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科研等向卫星城延伸,使卫星城真正实现“同质化”。交通优先,规划着力以快速路和轨道交通为重点,推动卫星城与中心城区交通一体化:快速路网体系将覆盖卫星城,实现与城区高速路、快速路的有效衔接和高效转换;地铁、市域快线、有轨电车、高铁等也正向卫星城延伸,逐步实现中心城至卫星城“两高两快两轨”的交通联系。

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规划则提高了标准——卫星城高于中心城。根据规划,在卫星城将打造三个“10分钟服务圈”,即10分钟公交圈、10分钟公园圈、10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让居民在10分钟的距离内,能到达任一公交站点、任一公园绿地,实现办证、社区医疗、体育休闲、阅读等基本公共服务。

规划的实现距离提出总有一段时间。但如今,从与市区无缝接轨的温江区、从直达龙泉驿区的地铁2号线,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感受到“卫星城”的吸引力。“如果说,市中心代表着蓬勃的产业、便捷的交通、优质的生活服务,那么,今后的成都,将会有多个这样的‘市中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市规划局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卫星城将给成都带来什么变化”时,如是说。

1/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