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城市新风水

2014-08-15 17: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组团式结构使气候不至于太糟

城市气候的变化,既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城市是如何影响气候,则需要规划学家出马了。

传统的城市规划必须考虑气候因素,包括气温、日照、风向、降水等强制性规范安排规划的布局和功能,如根据风玫瑰图(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按一定比例绘制,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玫瑰”)来安排工业区必须在下风处,因此南北方的城市形态有很大不同。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城市规划协会会长邹兵博士认为,城市发展其实就是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圳市的规划部门早在10年前就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2006年,深圳开始进行《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其中还要做未来10年以上的规划蓝图。规划部门设置了“城市建设的气象影响评估”专题,市气象局负责专题的深入研究,并邀请北京市气候中心参与技术支持,李磊当时就是该项目的负责人。

李磊与其团队研究后作出了一份《气候决策服务报告》,列举了深圳50年来的气候变化,包括气温上升、风速降低、能见度下降、湿度下降、日照时间减少等现象,其中在城市建设最迅速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尤为明显。尤其在平均气温方面,深圳的平均气温从1961年的22℃上升到了2010年的23.5℃,增加了1.5℃,超过全球平均增幅。

但他也发现,近些年来,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在放缓,城区雨岛并不明显,灰霾情况从2004年后也在由坏变好。这些好转的现象,他认为与深圳的规划分不开,“深圳组团式结构在国内很先进,我到哪都为深圳前辈们的规划远见卓识叫好。”李磊说,组团式结构使城市内区也能够享受新鲜海风,如果像其他大城市那样摊大饼,深圳的气候将会糟糕很多。相对只有一个中心的摊大饼式城市结构而言,组团式结构有多个中心多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比较完整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强调大、中、小片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据邹兵博士介绍,深圳划出了近50%的生态控制线,包括梧桐山、塘朗山、羊台山、梅林后山等大山,加上莲花山、笔架山、中心公园、农科中心、沙河高尔夫、园博园等敞开的绿化空间,将城市区隔成多个区域,有利于通风、稀释污染和疏散尾气等,可以减少热岛效应。尤其是深圳800米绿化带(如今的中心公园)在城市通风、降低热岛方面有积极作用,是深圳宝贵的气候调节器。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规划部门的结论是:深圳今后必须坚持组团式格局。邹兵认为,深圳对城市的开发强度越来越大,用地越来越紧张,过去是从人口、交通等方面的优势支持组团式格局,如今从气候角度也证明了坚守生态控制线的重要性。

3/5<12345>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